發布日期:2024 - 08 - 20
01 內外銷收入齊增長 主營產品地位穩固:2024年上半年,公司國內營銷加強對區域市場和各類市場終端實施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覆蓋,自有藥品及代理產品收入66,785.80萬元,同比增長15.20%,核心產品“賽若金”在國內短效注射用人干擾素的市場占有率保持排名第一,“依普定”在國內人促紅素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國外營銷持續夯實基層組織架構,深耕當地市場,實現海外銷售收入9,009.50萬元,同比增長33%。
02 打開歐盟市場 海外商業化進入收獲期:截至報告期,公司圍繞抗腫瘤、自免、內分泌等領域積極引進高端藥物累計13款,正全力推進多個國家的市場準入和銷售落地。其中,白蛋白紫杉醇7月獲得歐盟委員會上市批準,8月開始向歐盟市場發貨,實現了新興市場往成熟市場的擴張,全球銷售渠道已覆蓋歐盟、巴西、埃及、菲律賓、印尼等約70個國家和地區,向公司全球化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03 差異化研發創新 為長期發展蓄能:今年以來,公司在研發管線優化上,實施差異化創新。研發管線立足于改良型創新藥與創新藥分類的基礎上,針對疾病領域進行差異化設計布局,公司上半年持續立項開發抗體類創新藥物,并通過充分利用AI、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等數字化手段,優化藥物創新、分子發現路徑,推動新藥研發向高端、高效、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加速實現公司研發管線向創新藥的全面轉變。圍繞重點聚焦的疾病領域,已立項創新藥項目12個,完成了多個新藥PCC分子創制,多個項目進入工藝開發階段。
2024年8月19日,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136.SH)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億元,同比增長17.09%,實現營業利潤4,776萬元,同比增長165%,扣非凈利潤為2,153萬元,同比增長130%。營收與利潤均呈增長態勢,展現出公司高質量的經營能力。
此外,在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時,公司股票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投資者青睞,股東戶數較以往更為集中,前十大股東中5家機構投資者報告期增持超468萬股。
高質量經營 盈利能力整體提升
收入端持續增長:上半年實現收入7.6億元,同比增長17.09%,其中第二季度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22.34%。國內收入持續增長得益于核心產品依普定、賽若金、白特喜銷量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國外銷售收入9,009萬元,同比超過30%的增長。內外銷雙管齊下,成為業績提升的重要驅動力。
費用端控費顯成效:公司繼續深化全業務流程的精益管理,內部運營效益得以提升,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保持不變。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報告期內,實現營業利潤4,776萬元,同比增長165%,扣非凈利潤為2,153萬元,同比增長130%,實現扭虧為盈。
商業化實力迎豐收 海外業務后勁長足
公司2024年“狠抓商業化”,國內業務實現較大增長,自營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依然堅挺。上半年實現國內自有藥品及代理產品收入66,785.80萬元,同比增長15.20%。主要得益于公司國內營銷團隊持續深化對區域市場和各類市場終端實施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覆蓋,不斷擴大銷售規模,深挖產品渠道新需求,探索線上電商平臺發展新機遇,不斷擴大市場覆蓋,主營核心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得到穩固提升。根據北京國藥誠信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核心產品“賽若金”在國內短效注射用人干擾素的市場占有率保持排名第一;“依普定”在國內人促紅素的市場占有率保持排名第二,引進產品“類停”在英夫利西單抗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
電商渠道方面也已實現常樂康、克癀膠囊等多個產品在線上各大藥房的銷售,其中常樂康長期在京東排行榜“腹瀉用藥榜”和天貓排行榜“腹瀉用藥”中排名前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品品牌影響力。
作為公司長期建設的價值平臺,海外商業化進入收獲期,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公司引進產品白蛋白紫杉醇歐盟獲批上市,進入海外商業化兌現階段;公司不斷完善和拓展新興市場的商業化布局,以巴西、墨西哥、新加坡、埃及、越南等海外分子公司為支點,深度輻射、覆蓋整個中美、南美、東南亞、中東北非等區域的海外商業化營銷矩陣。推動出海產品在發達市場及新興市場共約70個國家110多個項目注冊進程。英夫利西單抗在秘魯獲批上市,并取得巴西、泰國、埃及的GMP認證;貝伐珠單抗取得印度尼西亞、埃及、哥倫比亞GMP認證,標志著科興制藥海外商業化的價值兌現與回報正在加速。
科興制藥聚焦抗腫瘤、自免、代謝疾病等領域,持續開展產品引進,為海外商業化戰略提供產品支持,確保海外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根據IQVIA數據,腫瘤、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為2023年全球前三大治療領域,而特別是在乳腺癌治療領域,公司注重引進產品組合,其中白蛋白紫杉醇、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奈拉替尼、艾立布林、派柏西利、奧拉帕利片等涵蓋一線到后線、靶向+化療及圍手術期輔助治療等不同分型、不同階段的7款重磅產品,形成了在重點腫瘤領域的產品矩陣,全方位滿足醫患的用藥需求。
研發管線差異化布局 為長期發展蓄動能
今年以來,公司的研發創新加速轉向創新藥研發賽道,研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改良型創新藥作為優勢研發管線,研發進度高效推進。上半年,公司不斷完善、均衡公司管線布局,創新型研發管線占比逐漸提升。
數字化賦能,創新藥型藥物研發再提速 上半年,公司聚焦重點疾病領域,持續立項開發抗體類創新藥物,推動在研產品管線的優化,實現公司研發管線向創新藥的全面轉變。報告期內,公司充分利用AI、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等數字化手段,高效優化藥物創新、分子發現路徑,獲得了體外活性優異、動物藥效非劣于甚至優于國外產品分子的PCC分子,整體成藥性高、安全性高。目前,多個創新項目均已完成PCC分子創制,陸續進入工藝開發階段。同時,針對優勢產品研發管線,高效組織研發工作,全力推進核心研發項目進度,實現了高質量的研發成果交付。其中,
創新型藥物
(1) GB10 項目,是高濃度眼科專用蛋白藥物制劑,用于眼底血管增生疾病的治療。雙特異性抗體結構,生物活性和動物藥效都非劣于國外產品,攻克了高濃度制劑難關,獲得了超高濃度的專用制劑處方。
(2) GB12 項目,采用AI輔助的IL-4Ra抑制型表位的抗體改造,親和力與母本dupilumab可比,表位與母本一致。
(3) GB18 項目,用于腫瘤惡病質的治療,采用獨特的納米抗體結構,藥效非劣于國外產品,穩定性顯著優于國外產品,表達量(10.0g/L)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本較低,并完成了國際專利布局。
(4) GB19 項目,針對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多適應癥,PCC分子體外活性、動物藥效與對比產品相當,高濃度制劑可開發性優于對比產品分子,成藥性良好。
(5) GB20 項目,針對全新一代IBD靶點,采用創新型的分子結構,PCC分子體外活性為對比產品的10倍;差異化表位,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
改良型創新藥
(1)GB05 項目,是小兒RSV對癥治療的人干擾素1b吸入溶液項目,正有序開展Ⅲ期臨床入組,主要用于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呼吸道感染(肺炎、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目前國內尚無用于RSV防治的有效手段,公司人干擾素a1b吸入溶液的快速如期推進,有望成為首批治療兒童RSV感染的對癥藥物。
(2)GB-K02 項目,則聚焦海外新興市場的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目前III期臨床組長單位確定,根據DataBridgeMarketResearch數據顯示,預計2030年全球升白藥市場規模約60億美金。升白藥作為抗腫瘤一線用藥,在全球抗腫瘤治療中發揮重大作用,特別是在拉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存在較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面對醫藥行業政策改革帶來的行業競爭格局變化,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既定的戰略方向及布局指引下,圍繞“狠抓商業化,堅定研發創新,積極推進國際化”的經營策略開展各項工作,經營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未來公司將通過持續推進商業化進程和研發創新,繼續秉承“精益制藥、精益用藥、守護健康”的使命,深化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市場競爭力,惠及更多醫患。

